当前位置: → 首页  动态信息  
 
国际科技合作成为江苏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


发布时间: 2008-11-10      访问次数: 489

将一个和米粒差不多大小的影像芯片,与探测设备结合,装入药丸,吞服,24小时后排出……不用麻醉,没有痛苦,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一次胃镜诊断。这个出神入化的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部件―――影像芯片,就产自中国苏州:晶方半导体。

这项名为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技术3年前差点在以色列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胎死腹中3年后却在苏州大放异彩,实现11.02亿年销售额,占据全球7%%的市场份额。

引进一流的技术并不意味着停止创新,3年来我们已经申请10多项发明专利。10月24在晶方的生产线旁,公司总裁王蔚告诉我们,引进海外尖端技术、坚持自主创新是晶方半导体迅速成功的秘诀。

像晶方半导体这样的企业在江苏比比皆是,如常州天合、镇江宏达等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自主创新,合作共赢,实现后发优势,已经成为新时期江苏改革开放、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
 

挑战面前如何抓住机遇

 

十多年前,江苏抓住全球制造转移的机遇,一跃成为制造业大省,驰骋国际市场。毋庸置疑,江苏昨日的辉煌,与雄厚的制造业密不可分。然而,摆在面前的问题是,如何创造明天的辉煌?

目前,苏南地区已经进入人均GDP5000―10000美元的国际公认的发展之坎(滞胀期),具有加速发展和发展难度加大的双重趋势。发展之坎的主要矛盾,一是经济增长面临转型,二是资源环境制约趋紧。国际经验表明,要迈过这道坎儿,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付出了沉重代价,有些顺利地实现了经济起飞,更多的则折戟遗恨。

因此,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,实现又好又快发展,成为决定成败的一次战略性抉择。江苏必须以创新的理念调和自身的产业结构。

当前,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,对我们提出了挑战,同时也带来了机遇。江苏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异的创新创业环境,为江苏吸纳跨国技术转移,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合理流动,提供了更多的机遇。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说。

当很多人面对制造业的困境惊呼狼来了时,江苏早已开始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。这也是与江苏自身特点相契合的:这里人才资源富集;这里集中了全国11%的工业制造能力;这里更有超过7万家外资企业……这些都成为江苏发展国际产学研、推进跨国技术转移最大和最直接的优势。
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借梯攀登,实现跨越式发展,成为江苏新时期的重要选择。

 

招商引资?招才引智!

 

变化,来得悄无声息。

曾经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,悄悄地淡出了江苏媒体的视线,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创新、产学研合作、引进海外人才。

江苏省委常委、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上任伊始,就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:他只出席有科技含量的、与创新相关的活动,其他诸如开业、奠基等概不参加。

这些现象其实是一个强烈的信号,传递出江苏转型升级的声音和脚步,新一轮的发展不再完全依赖投资拉动,而是转向创新驱动。

改革开放30年,江苏已经充分地融入到国际产业体系中。参与了国际市场分配,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参与竞争、承担风险。可是,凭什么来迎接挑战,担当风险?

唯创新,得发展。所以,我们才看到江苏的变化:招商引资不可逆转地被招才引智所替代。

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,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高层次人才、尤其是领军人才的争夺战。在与记者的谈话中,镇江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魏红军有感而发。

2006年无锡市出台“530计划,常州市广招天下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,到2007年苏州市紧跟而上的姑苏计划,和江苏省推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,以及今年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的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,和镇江市刚刚发布的“331计划”……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从未受到过这样的礼遇,之所以成为座上宾,就是因为他们被奉为第一资源,被喻为改变江苏明天的一群人。

从外资到外智,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是透过这一个字,我们看到的是江苏做出了势定千钧的战略抉择。

 

国际科技合作的红娘和保姆

 

政府资金是我们的定心丸张佩琢坦言。1027,他刚刚获得了2008年江苏省重大成果专项资金1500万元支持。

身为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,他曾在英国主攻核酸化学,并拥有3项专利。回国后,最初并不在江苏创业。把企业迁移到苏州工业园区,就是看中了政府在不同阶段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,可帮我们腾飞助跑。在这里,更有做成整个产业的可能。

在跨国技术转移中,政府就是红娘和保姆,工作重心就是研究企业还缺什么,政府能给什么。亲商、亲智,成为江苏各级政府面对国际产学研合作的一致姿态。

2006年,江苏省委省政府一次出台了50条鼓励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新政。目前已落实企业研发费用抵减应纳税所得额31.79亿元,减免所得税18.88亿元。今年还预认定第一批325家高新技术企业,减免企业所得税2亿多元。科技部门着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,从早期的对俄合作基地,到近年来先后与芬兰、英国、以色列、欧洲生物谷携手合作,9个国际合作基地被升格为国家级。为鼓励创新,用于科技的政府投入每年增加20%

十五以来,全省累计实施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1000个,政府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。每年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上百项,组织大型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十多场,引进外资研发机构183家,一批跨国公司的海外或中国研发总部落户江苏。就在922,世界500强企业朗讯作出重要决定,将南京朗讯公司由地区性研发中心升格为朗讯中国研发总部,并拟将位于美国的核心网实验室整体搬迁至南京。

(来源:江苏高校科技网; 发布时间: 2008-11-10

 
 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14 河海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 地址:西康路1号 电话:025-83786555